計畫目的蒐集在地長輩實際的學習需求與偏好。建立參與式民主平台,提升課程決策透明度與合理性。提升課程規劃的多元性與適切性。增進長者對長青學苑的歸屬感與參與感,形塑在地高齡學習社群。辦理對象與範圍對象:以設籍或居住於本區之55歲以上長者為主。範圍:蒐集與審議未來擬開設之長青學苑課程內容與形式。地點:以本 ...更多
「活動中心的空地可以如何改造?」歡迎大家發揮想像力,一起來聊聊!(因場地限制,遊戲/娛樂/體健設施除外)活動名稱:「三安市民活動中心戶外空間改造」公民參與工作坊 活動時間:114年6月21日(星期六)上午9時至12時30分 活動地點:三安市民活動中心1樓禮堂(平鎮區平東路203號)報名資格:年滿18 ...更多
在電影、串流平台成為主流娛樂的今天,劇場的價值是否逐漸被人遺忘?然而,我們真的不再需要劇場了嗎?劇場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消失嗎?桃園鐵玫瑰劇場在2024年首次舉辦青少年劇場論壇,透過「公民參與」的形式,讓劇場不僅是表演的空間,更成為觀眾與藝術對話的橋樑。自2019年起,桃園鐵玫瑰劇場開始舉辦青少年劇 ...更多
隨著愈來愈多的新住民逐漸成為這片土地的一份子,他們的生活挑戰和需求也漸漸浮現。在10月5日蘆竹區公所舉辦的「新住民來台生活快譯通」公民參與活動中,透過交流與討論,新住民為自身的需求發聲,並探索解決問題的可能性。這場活動不僅為新住民搭建了交流平台,也成為他們突破脆弱困境、重拾希望創造了契機。目前,桃園 ...更多
關於視障者的職業發展,我們可以怎麼想像?談到視障者的職業發展,許多人首先聯想到的,往往是按摩或是電話客服的工作。然而,視障者能做的不僅僅是這些職業,他們在許多領域都具有獨特的潛力和優勢。為了探索視障者的職涯新可能,桃園市政府勞動局首次透過公民參與的方式,攜手視障者,一起尋找突破的契機。桃園目前視障者 ...更多
居民對於休閒農業區的想像是什麼?如何發展出具有在地文化與自然特色的農業休區?近年來,隨著「地方創生」與「青年返鄉創業」的熱潮,位於桃園市龍潭區三和里與三水里一帶的三洽水地區,正迎來轉變。三洽水不只是地名,它更象徵著地方發展與未來機會的無限可能。一群懷抱夢想的返鄉青年正積極與市府合作,推動三洽水休閒農 ...更多
想像一下,當你走進東溪綠園:陽光透過樹蔭灑落,微風吹拂,沿著綠蔭步道前行,一旁是舒適的座椅與綠意盎然的植栽,不時傳來孩子們的嬉戲聲。週末時,這裡還能舉辦市集和藝文活動,成為休閒的好去處。這樣的城市角落,正慢慢在發酵、成形。在2024年,市府都市發展局舉辦「東溪綠園環境共創工作坊」,活動結合講座、走讀 ...更多
隨著都市快速發展,都市中的噪音汙染問題日益嚴重,成為影響市民生活品質的重要議題之一。交通工具為我們帶來便利的生活,但也無形中影響了城市安寧。尤其是桃園國際機場,作為連結國內與國外的重要樞紐,每年迎接大量觀光人潮,卻也為當地居民帶來了噪音的困擾。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噪音管制及環境監測科致力於噪音問題的 ...更多
提到健康宣導,多數人可能想到的都是衛教講座、宣傳海報或廣告標語,而桃園市政府衛生局決定做得更多:讓市民不只是接受訊息的對象,更是參與健康宣導的策略夥伴。在2024年,衛生局舉辦「健康合夥人計畫—有感策略研究所」公民參與工作坊,邀請市民共同討論三大重要議題:生命教育、傳染病防治、兒童早期療育,讓健康宣 ...更多
位在大溪美華里的第一公墓,過去因陰暗、髒亂、蚊蟲多、野狗出沒等印象,長期被視為鄰避設施,不僅讓人避之唯恐不及,也影響周邊居民的生活品質與地方經濟發展。為了翻轉社會大眾對公墓的刻板印象,113年大溪區公所舉辦公民參與工作坊,邀請居民共同討論大溪第一公墓的未來樣貌,開啟一場地方空間轉型的對話。在公民參與 ...更多
隨著地球的暖化與氣候變遷,如何推進環保概念成為全球重要任務,也是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(SDGs)持續推動的理念之一。桃園市政府積極推廣綠色交通,建立低碳環境,自2016年開始推行公共自行車業務,鼓勵市民減少私人運具,至今已經要邁入第二個階段,將在2024年底前全面完成將公共自行車升級為採用太陽能 ...更多
桃園市蘆竹區目前原住民族人口約為五千一百多人,合計有13族群居於此地。儘管遠離部落,但是每年的豐年祭仍是原住民族重中之重的大事,過去蘆竹區所舉辦的豐年祭多偏重於阿美族的祭儀,而每年主責的人文課試圖打造一個族群融合的豐年祭,但是如此高難度的計畫要如何達成?蘆竹區人文課吳家錦以公民參與的形式,將族群融合 ...更多
過去蠻長的一段時間,台灣人喜歡去老街旅遊跟享受美食,但是近年來,我們也會聽到另一種聲音抱怨台灣老街全都長一樣,連食物都一樣,攤位都一樣,彷彿是經過中央廚房所配給,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樣貌。老街與傳統技藝的逐漸流失凋零,各地的獨有特色文化如何再次復興是關心文化的人在茲念茲之所在。推動觀光產業分屬中央與各地 ...更多
公園大型遊具有多少選項?可以如何決定?你曾經想過經過的公園裡面的遊具是如何做出選擇與決定的嗎?公共建設項目過去大抵由各地方政府負責單位聽取專家意見後,做出決策並執行,民眾多半在建設完成後,使用該公共建設項目才獲知,有時也會出現諸多不同聲音。近年來,桃園市政府有感於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(SDGs) ...更多